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常熟理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加強校企合作 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6-22  閱讀:次   |
42.9K

  常熟理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培育汽車工程行業專業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的院校。自建校以來,學院始終重視與企業深度合作,以學校為主導,實現政府部門、企業、機構等多方協同育人,通過平衡參與各方的“動力”與“利益”,充分調動參與各方的主動性,構建更加全面的產教融合,形成跨學院、跨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打破各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壁壘,彰顯學院育人主體地位。學院已與40多家知名企業構建實踐教學基地,形成從汽車零部件到整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及售后等一體化教學格局,逐步打造了現代化的汽車產業人才培養品牌,為其他應用型學院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借鑒。

  融合發展

  確定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

  在培養汽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學院為實現與市場的精準對接,積極與企業合作,讓企業切實參與汽車工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院主動與當地的汽車產業群建立合作關系,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提出“行業學院”理念,通過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頂層設計,構建企業深度參與汽車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面機制。學院于2012年開始逐步和長三角區域內汽車產業達成合作模式,構建該領域的行業學院。學院借助行業學院對汽車市場進行廣泛調研,在遵循人才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市場需求,制定了明確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了各專業人才畢業時應具備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校企雙方將學生作為主體對象,以職業綜合素養需求為核心,秉持“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思路進行方案制定。“反向設計”主要指按照以生為本、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應用能力為本位的思路來厘清學生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養等各種標準,結合學院辦學定位,制定滿足社會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要求,由此設定各專業課程和教學目標;“正向實施”則要求學院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參考各專業人才資格認證標準,正向制訂和實施教學計劃,將人才培養要求切實落實到各專業課程中。

  人才聯動

  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

  為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學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教學知識、能力儲備與實踐發展相適應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院通過政策引導,與企業構建優勢互補的教師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知識結構合理、具有過硬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水平、滿足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需求的專業教師團隊。

  為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學院進行了諸多探索。一是制定系列的教師培養、晉升規章制度,設置專項投入資金,并制定相應激勵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二是邀請汽車工程領域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到學院擔任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以其豐富的行業經驗提升實踐教學的實效性。三是鼓勵教師到企業實踐研修,在企業開展為期半年或一年的研修工作,深入企業一線,提升自我實踐教學能力。學院制定了完善的教師研修機制,研修期間學院正常發放教師基本工資,并成立專門的教師研修管理工作小組,負責對接企業、制定研修任務、管理教師在企業的研修考勤、監督研修進度、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學院每年對教師的研修項目進行總結,并將研修成績作為教師隊伍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很多教師在研修期間快速融入企業文化,積極參與企業產品和技術研發,很多創新和升級后的技術在經過行業驗證后已經用于實踐生產,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四是建立適度的“引智”機制,學院通過設置相關指導教授的崗位,在必要時期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術專家到院校開展有關學科建設、課堂教學、科研項目等內容的學術指導。

  資源互補

  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基地

  校企合作的重心在于促進產教融合,為切實保障產教融合實效性,學院與企業通過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基地來實現雙方的多維度融合合作。協同育人實踐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體現,對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素養、增強就業創業能力、促進汽車工程學院學生社會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近幾年,學院通過政策研究、專家咨詢、市場實踐調研等多種形式,明確汽車產業需求,主動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強化實踐教學,在夯實學生專業理論功底的基礎上,突出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提升學生對行業、社會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就業。學院以產業需求為基礎,與企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建立了集教學實踐、就業培養、教師研修、校外教師指導、產學研項目合作于一體的“五合一”實踐基地,包括省級汽車工程實踐教育示范中心、汽車工程及材料加工大學生創新平臺、車用氫燃料電池集成與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汽車工程實驗中心、汽車工程實訓中心和材料加工工程實驗中心等中心實驗室。利用協同育人實踐基地,既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目的,也可以支撐教師的研修項目,在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助力“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五合一”實踐基地為學院提供了大量實踐教學、實習崗位,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項目研究,學生憑借項目研究成果參加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汽車維修職業技能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等多項賽事;另一方面,大約80%的畢業生在周邊汽車產業獲得良好就業機會,實踐基地逐步成為蘇州大市區域內應用型汽車工程和材料加工人才培養基地。

  共建課程

  開展應用型課程定向研究

  課程是加強就業創業教育的重要陣地,學院秉持“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初心,在校企合作大環境中與企業合作建設應用型課程體系。為避免應用型課程建設滯后于社會實踐發展、課程內容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銜接不充分等問題,學院以“注重通識、融入業界”為指導,全面了解學院課程建設存在的短板。依托周邊汽車產業,學院廣泛咨詢汽車工程教育界、汽車工程相關企業與機構的專業建議,與企業共同建設汽車工程教學課程體系,將行業特色和需求有序融入課程內容,精準對接企業的就業創業需求。在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學院在進行課程建設的同時,不斷完善課程研發和改進機制、教學設計與內容、人才培養目標等內容,以促進課程開發、建設、實施與效果之間保持較高的吻合度。學院廣泛與國內外高校、企業、研究機構及政府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并重視與國際院校的交流合作,樹立國際化人才培養視野。學院充分借助企業、機構及政府部門的優勢,形成以產業鏈為核心的系統化教學課程群,并根據專業特點細化課程內容,根據跨專業需求形成具體課程模塊。

  (李晶)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