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創新課程思政模式 培養特色汽車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6-30  閱讀:次   |
42.9K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是一所以“汽車”命名的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圍繞汽車產業鏈構建學科特色,以培養汽車產業特色人才為己任。學校始終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思政課程為引領,全方位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在“同向同行、協同育人”中實現深度融合,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全面規劃

  統籌推進思政教育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從體制機制上確保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先后出臺《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方案》《“明德”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建設方案》等文件,明確學校黨委領導責任,落實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其他二級學院、相關行政部門在協同推進中的主體責任,細化各級各層工作職能和考核指標,在機構設置、人員配置、經費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保障措施,全面引領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在學校黨委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其他二級學院以資源整合為基礎,以組織建設為重點,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制度自信融入‘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1BKS131)推進為抓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團隊等方面實現組織聯建、活動聯管、業務聯手、攜手共建。通過深度聯合,打破了思政課與專業課之間的學科壁壘和體制藩籬,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在政治方向、育人目標上保持“同向”,在措施、方法上保持“同行”,既強化思政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地位,也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能力。

  平臺融合

  合力并進貫通聯動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明德”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是2021年獲批的省級平臺,是學校黨委組建,由宣傳部、教務處、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教師發展中心共同建設,實行獨立管理、協同創新的研究機構和跨學科交叉研究平臺。中心辦公室設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各二級學院設有分中心。

  學校以平臺為載體,推動“教師—課程—教學—教研”聯動。中心與分中心聯合組建“思政教師+專業教師”的跨學科課程教學團隊,通過集體備課、合作教學教研等提高教師思政教學技能;聘請校內外專家學者、東風公司老一輩建設者、道德模范等擔任特聘教師,增強思政教育的實踐性;采用課題研究、教學比賽、示范課展示等方式,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性、關鍵性、前瞻性問題進行研究,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開展專題培訓、交流研討、在崗培訓等,加強教師的課程思政技能培訓與切磋交流,提升教師的育人水平;及時總結凝練并推廣課程思政建設階段性成果,逐步形成課程思政“汽院”模式。

  匯聚資源

  彰顯地方院校特色

  學校堅持“工程教育回歸工程”理念,圍繞和拓展汽車產業鏈,致力于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專門應用型人才。為強化教師育人意識,幫助教師找準育人角度,避免思政元素單一化、同質化,提升育人成效,學校高度重視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確定了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各二級學院協助,圍繞學校辦學目標、專業特色和課程特點,采用全校征集和項目式建設相結合的資源庫建設模式,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思政元素開發中的主體作用,深度挖掘各門課程的思政元素。學校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初步建成一個涵蓋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課程思政資源庫,形成有效的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中主動發力,立足《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要求,深入研究課程思政體系和建設標準,對校內學科的內在精神價值體系進行梳理,明確學科課程思政的維度體系并闡明要義,用以指導全校的課程思政工作。同時致力于“活化”地域文化資源,將在十堰市紅色文化、汽車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整理并有效融入課程思政,彰顯地方優秀文化魅力,引導師生做地方優秀文化的傳承者、踐行者、傳播者,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樹立典型

  提升課程思政成效

  教師是課程思政的主力軍,在教育實施環節中發揮著價值引導、情感傳遞和道德示范的作用,其政治理論水平、個人素養、教學能力是影響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為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學校采取“分步走”策略,從“一院一師一課一庫一團隊”開始,黨員教師先行,專業核心課程先走,基層教學組織和教學團隊同行,以“五進(進方案、進大綱、進教案、進課件、進考核)”為基本要求,逐步摸索、盡快擴展,建設了一批高質量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表彰了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帶動專業教師主動投入課程思政建設,在全校形成課程思政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立德樹人處處著力、處處有力的局面。

  (成繼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