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開展大學生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紀實
本網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多年來,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始終牢記為黨育人初心,牢牢抓住青年大學生特別是大學生黨員群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著力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強經常性學習教育,提高學生黨員素質,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經常性學習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學生黨員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生力軍,是黨和國家重要的人力資源。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通過對大學生黨員的經常性學習教育,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持續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大學生黨員對黨的價值觀認同,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的學習自覺、行為自覺,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而筑牢黨組織在青年一代中的根基,賡續黨的紅色基因,傳承黨的優良傳統,確保永不褪色的基本要求。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把大學生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不斷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延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
高質量構建學生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體系,提升黨員素質,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奮斗者正青春,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高質量構建學生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體系,引導學生將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將個人發展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結合,不斷提高黨員素質,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學院持續推進學生黨員建設,建設學習型組織,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多渠道協同育人
大學生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的構成要素包括教育的主體、目標、環境、資源等,它們不同的有機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教育機制,而多個教育機制又可以形成機制系統。因此,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系統是一個由多個機制、體系有機組成的機制鏈。
創新第一課堂,多元化開展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通過多種渠道特別是思政課堂主渠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黨員認識和理解黨的指導思想,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教師努力推動課堂教學模式創新,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改革學校“小課堂”入手,變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為“學生上臺講”,一節課一個主題,講清、講透、講深、講活,點燃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點。在課堂上采用“學習通”這一課堂輔助App,通過“頭腦風暴”“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環節中,教學效果顯著。并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黨員達到知行合一,從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同時加強學生黨支部基礎性建設,通過組織創新,引導和激勵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團結和帶領學生黨員、群眾在推進學院的發展和學院各項工作中貢獻智慧,發揮作用。加強學生黨員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督促,引導其用堅實的理論基礎來完善自我,強化自身的政治水平,進一步增強其綜合能力。
豐富第二課堂,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團委、各二級學院和思政部協同配合,近年來開展了黨的知識競賽、“新時代與我的青春夢想”演講比賽、“感悟平語近人、堅定理想信念”、“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朗誦比賽等系列學生比賽活動,結合課程與學生實際,每年進行“新時代與雷鋒精神”與“五四青年精神”為主題的征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擴大學生的參與范圍,增強時效性,吸引學生,幫助大學生黨員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使他們的政治目標與方向更加清晰,引導大學生黨員形成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核心的積極向上的觀念,培養其努力拼搏、敢于突破、勤儉節約、真誠務實等良好的品德與素養,讓學生在活動中收獲滿滿。
夯實第三課堂,有效延伸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學院強力推進社會“大課堂”和網絡“云課堂”為主的第三課堂,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大幅度提升思想教育成效;探索“線上+線下”育人模式,科學評價大學生黨員的各方面表現;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如虛擬仿真沉浸體驗式教學,探索線上育人渠道;積極營造線上線下互動模式,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基層組織專題學習為重點、網絡學習教育為輔助、主題教育實踐為支撐的多層次、多渠道的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體系。
依托紅色資源特別是本土紅色資源開展黨建實踐學習教育。對紅色文化進行日常性和廣泛性的傳播與宣傳,豐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推動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學院利用本地人文社會資源,建立了寶豐烈士陵園、魯山豫西革命紀念館、郟縣廣闊天地鄉知青園、桐柏革命英雄紀念館等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以及平頂山市夕陽紅老年公寓學生公益服務場所。每學期組織學生到基地參觀學習,通過教師現場授課、學生觀看宣傳片、實地考察探訪、撰寫調研報告等形式開展實踐教學,把實踐基地打造成深受學生喜愛的第三課堂。為更好地發揮地方紅色資源在教育中的作用,學院自主開發郟縣知青精神、鄧小平魯山經濟理論萌芽等四套虛擬仿真資源。通過實踐教學,深化了青年學生特別是他們當中的大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現了第一課堂理論深度和第三課堂實踐溫度的有機結合,促進黨的最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著力凝聚學院精神,教育成效顯著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
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將一、二、三課堂融合聯動起來,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綜合運用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情景式、專題式、沉浸式等方式,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通過透徹的學理分析和真理的強大力量,使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在進教材、進課堂的基礎上進學生頭腦,內化于學生心中、外化到學生的行動上。切實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青年,使之成為“政治上有信仰,學業上有進步,能力上有提升,同學中有威望”的新時代青年,從增強政治素養、提升思想境界、優化能力結構、錘煉作風品格等方面著手,培養一批對黨忠誠、信仰堅定、為民奉獻、敢于擔當,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鮮明的實踐品格、深厚的群眾根基、奮進的創新精神的青年學生骨干,并影響和帶動更多青年學生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作為河南省教育系統黨建創新項目階段性成果,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高質量的大學生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帶來了豐碩成效,涌現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黨員。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2017級學生張奧熱心于服務學生,積極加入團總支學生會,擔任學生會督查部部長,在工作中脫穎而出。“青春不止有眼前的歲月靜好,還有祖國和邊關。”2018年9月,剛在學院讀滿一年的張奧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報名參軍,并希望被分配到艱苦地區(西藏/新疆)做一顆“戍邊鋼釘”,為黨和國家奉獻青春。2020年12月張奧退役復學,成為學院計算機技術學院2019級計算機應用3班一名學生。2022年6月4日,張奧在散步途中遇到有人落水,他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將人救出,受到了現場群眾的高度贊揚。張奧的個人事跡被《央視軍事》、《中國軍號》、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等報道,隨后被全國征兵部門、國防教育部門的網絡媒體轉載。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移動商務3班的學生白楊熱心公益事業,2020年成為新華區藍天救援隊隊員后,曾參加過鄭州抗洪救災、葉縣救災、山西抗洪搶險等。由于表現突出,他接連收到3封致謝函和兩份證書,他的先進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成為學院學生學習的榜樣。(李向妃)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