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民情 解民憂 辦實事——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本網訊 “我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雖然50出頭了,但是我們都叫他小書記,他是最接地氣的書記,沒有一點架子。”濟源市坡頭鎮柳峪溝村的70歲王大娘笑著說。這句話似是道出了許多村民的心聲,身邊的群眾也都紛紛點頭,為李光輝書記點贊。
2020年10月16日是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紀委綜合科科長李光輝駐村的第一天,在交接儀式上,李光輝說他主動申請駐村幫扶,一是自己是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感情,二是要為鄉村振興出點力,為群眾干點實事。他表態要深入群眾,做個接地氣的工作隊員。群眾的事無小事,把小事做好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把其他事做好。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兩年多來,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以心換心、真誠幫扶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車就是讓群眾用的。”李光輝說。柳峪溝村是丘陵地區,比較偏僻,公交車很少,尤其是近幾年新冠疫情頻發,公交車經常停運,群眾出入不方便,李光輝只要在路上碰見群眾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停車問一下去哪兒,要不要搭車,順路的話都會把群眾送到目的地。現在很多群眾想出門,都會打電話給李書記,問問搭車方便不方便。
“出點力累不著。”李光輝說。他常說干活干活就是干了才能活,活著就得干。村部附近王福國是種糧大戶,秋天收獲的玉米攤在大隊部晾曬,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雨,王福國夫妻趕來收玉米的時候發現李光輝已經把玉米堆起來蓋上了塑料布;村集體合作社種植有油葵、紅薯,每年李光輝都會和群眾一起去干活;在村里走訪的時候碰到誰家干活他都會伸手去幫忙,經常是一身泥、一身汗。
幫群眾曬玉米
幫村集體收油葵
“盡最大努力為群眾辦小事”李光輝說。他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來辦,時時刻刻把群眾放在心上。脫貧戶李春花去年3月份丈夫去世,本人半邊身子偏癱,行動不便,李光輝經常上門幫她干活,修水、修電、種菜、買東西什么都干。李春花身體不舒服需要住院,李光輝開車接送其辦理手續,群眾開玩笑說李書記成了她家的干兒子,李光輝笑著說幫助獨居老人干點活是第一書記應該做的;監測戶鄭小悶家兒子下夜班途中意外摔傷,李光輝開車帶著他們到兒子工作的孟州市,跑前跑后為其辦理醫保報銷手續;村民家有需要銷售的農副產品也會找李光輝幫忙,他通過微信等平臺發布銷售信息,當好村里農產品的“推銷員”。5月份省督導組入村檢查,翻看駐村日志時,夸他是實實在在為群眾增收出力盡責。
“娛樂也是接地氣。”李光輝說。駐村晚上的時候,他經常和群眾一起散步拉家常,有時候也會和群眾一起打撲克,他說這樣和群眾深入接觸,群眾才把你當自己人,群眾信任了,工作就更容易開展了,才能更好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幫扶動力。(濟源職業技術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