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牡丹江師范學院 堅守師范教育底色 培養高質量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4-03-07  閱讀:次   |
42.9K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牡丹江師范學院作為扎根邊疆、服務龍江、貼近鄉村的地方師范院校,秉承66載師范教育的底色,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持續深化師范教育改革,推動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了大批扎根邊疆有社會責任、有創新精神、有專門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基礎教育教師和服務地方的應用型人才。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師范’視角下地方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1HLJXWP0102)、“地方高師院校師范生‘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SJGZ20190062)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1年度“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專項課題“新時代大學‘一體兩翼五融合’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研究——以地方省屬M高校為例”(項目編號:21DWZD04)階段性成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實現黨建育人高質量發展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宗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四個服務”,把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管理服務、隊伍建設、校園文化等工作與黨建工作一體推進。榮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黑龍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黑龍江省公辦高校黨建‘樣板支部’創建單位”,“雪原英魂”入選“黑龍江省首批高校黨建品牌”,2項案例入選“黑龍江省高校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完成審核評估試點

  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學校圍繞建設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師范大學的辦學目標,貫徹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評估理念,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深入推進各項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育人能力,作為黑龍江省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試點院校,率先完成國家教育部門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實現了評估指標數量的增加,實現了基礎數據結構的優化,實現了核心任務質量的提升,完成了試點單位“打樣”“示范”的使命。

  優化結構提升內涵

  推動學科專業高質量發展

  學校按照“控制總量、分類發展、強化特色、服務需求、動態調整、系統推進”的原則,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布局結構,加快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完善學科專業建設管理體制,深化學科專業內涵建設,引領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學科建設為引領,“地方語言文學”和“鄉村教育學”為省級“雙一流”優勢特色學科,建成2個省級學科支撐平臺。以專業建設為支撐,優化調整結構,構建教師教育等7個特色專業集群,建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7個,省級以上一流本科專業占學校專業總數的30%。

  加強思政育人體系

  推動課程思政高質量發展

  學校依托黑龍江省課程思政示范校、黑龍江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省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和黑龍江省外語專業課程思政中心“一校一院兩中心”,探索“本碩一體化”和“一體三元六維”課程思政建設新模式,將課程思政理念和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教學研究,以課程建設為載體,加強價值引領,強化思政育人,線上與線下同頻,理論與實踐同步,重點打造好“東北抗聯精神”“鄉村教育”等特色課程群,凸顯示范引領作用,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具有牡師特色的東北抗聯課程群,紅色文化類慕課“東北抗聯精神”選課學校115所,選課人數4.46萬人,累計互動40.36萬次。“構建東北抗聯精神‘五維一體’文化育人體系”獲批2023年國家教育部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形成“傳承東北抗聯精神構建六搭建六融入育人格局”特色育人案例。

  推進“UGS”協同

  推動校地合作高質量發展

  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和特色化辦學思路,探索師范專業“校政校”協同育人路徑,努力塑造“以師為榮、以師為本、兩代師表”的師范文化。推動與各地政府部門、基礎教育學校積極互動,幫助學校與鄉村教育深度融合,構建了“職業信念、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創新意識、人文情懷”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新模式。有效落實了《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提出的“推動地方政府、學校、社會各方深度參與教師教育,強化師范院校在教師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要求。

  聚焦應用型培養

  推動實踐教學高質量發展

  學校設置了公共實踐、通識實踐、專業實踐、創新創業實踐、勞動實踐、素質拓展實踐6個實踐模塊,豐富實踐內容。實踐環節學分、學時比例符合標準。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精簡壓縮驗證性實驗。加大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與生產、社會實際相結合的力度,實踐教育與素質拓展相結合,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基礎實踐、專業實踐與綜合實踐相結合。師范專業以教育“三習”為主線,制定目標化、任務化實習手冊,頂崗支教、教育實習實施“63+6+1+1”模式,落實“三統一”“四涵蓋”,構建“統一模式—職業體驗—見習實習—強化技能—素質拓展”四年一貫的實踐教學體系。非師范專業以見習、實訓、實習為主線,構建“專業技能—虛擬實務—職業實訓—崗位實習—畢業設計”五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鄉村教師助力行動

  推動特色實踐高質量發展

  學校依據“鄉村教育學”省級特色學科,不斷優化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服務鄉村教育為目標,樹立了“立足師范、面向農村、強化技能、打造精品”的實踐育人理念,構建了一體、兩翼鄉村教育服務體系。堅持“三關注”理念,通過頂崗實習支教、愛心課堂、精準培訓等形式,組織師范生深入鄉村學校,參與鄉村教育實踐,厚植師范生的鄉村教育情懷,緩解鄉村教師不足的現實壓力。持續開展師范生教育改革,院院、月月技能訓練活動,持續34期。構建高師教育與鄉村教育區域聯動體,構建了集教學、教研、培訓、科研等功能于一體,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于一體的教師教育發展新格局,引導師范生深度參與鄉村教育教學實踐,多維度多途徑推動實踐育人。

  協同提質計劃助力

  推動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

  學校作為黑龍江省僅有的教育部門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重點支持高校,獲得師范教育協同提質專項資金支持1000萬元、黑龍江省教育部門配套資金300萬元。與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包括40名本科生、20名研究生在內的卓越聯合培養;支持4名教師讀博、15名教師訪學、3名干部雙向掛職,8門精品SPOC共建、8項教改項目共研;實施“雙向互掛”,13名導師到海林市鄉村振興基地鄉村中小學掛職副校長,同步選聘9名鄉村教師擔任學校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13個師范類專業完成二級認證考查,師范類認證專業占比達86.67%,師范類專業綜合水平名列黑龍江省前茅。鄉村教育特色凸顯,建成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黑龍江分中心、黑龍江省鄉村教師教育發展學院,牽頭組建牡丹江市區域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聯盟,為近百所農村學校提供發展平臺。特色成果被其他高校推廣學習。專家評價學校協同提質工作深入人心,全校上下有共識、有行動、有落實。學校協同提質階段性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聚焦學生中心理念

  推動師資課程高質量發展

  學校連續三年申報省級教學名師并全部獲批,連續11屆獲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近兩年,“理解當代中國”教學團隊在全國教學大賽中獲三等獎,在省賽區獲特等獎,在省金課大賽中獲一等獎;獲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競賽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項;獲省級高校教師教學大賽等省級獎項52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學校構建一流課程建設體系,獲第二批國家一流課程9門,位居全國第181位,黑龍江省前列;建設省級一流課程31門、第二批省級一流課程23門,省內名列第4位;第三批省級一流課程18門,居黑龍江省前列。學校自主開發線上課程資源,建有慕課資源46門、SPOC資源41門。國家一流課程“妙語人生——教師口語與普通話訓練”選課學校232所,選課人數9.85萬人,累計互動91.11萬次。

  深化專創融合

  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學校構建“五點筑實,四體深化,三維推進”的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專業教育“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習實訓—綜合實踐—探索創新”的遞進培養體系,對應打造了“課程、項目、競賽、實驗班、經營實體”五個融合落實基點,構建了包括專創學院、專創學營、孵化基地、專創聯盟的“四體深化”專創融合平臺體系,實施了學科專業融通、產學研互促、校地企協同的“三維推進”專創融合保障機制。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與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緊密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學科競賽成績屢創新高。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排行榜內競賽:2021年獲獎118項,2022年獲獎182項,同比增長54%,2023年獲獎264項,比2022年全年增長45%。典型經驗被多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研究成果榮獲黑龍江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牡丹江師范學院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在人才培養中通過加強社會責任厚植家國情懷、培育創新精神助于開拓進取、豐富專門知識夯實發展基礎、強化實踐能力提升職業素養、保持健康身心展現精神風貌。學校“五有”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是培養扎根地方、堅守基層、服務邊疆骨干人才的有力體現,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彰顯“五育”并舉的實踐經驗。

  (張冰 程爽 李殿偉 馮春麗 韓馳 王嵐)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