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第十中學黨委“杏壇先鋒”黨建品牌建設掠影
打造黨建品牌 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廈門市第十中學黨委“杏壇先鋒”黨建品牌建設掠影
“樹杏壇先鋒,創美麗十中”(以下簡稱“杏壇先鋒”)是廈門市第十中學(以下簡稱“廈門十中”)培育的黨建品牌。“杏壇”典出《莊子·漁父》:“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原系孔子聚徒授業講學之處,后喻指教育。學校位于原杏林臺商投資區,也體現了“杏”的寓意。“杏壇先鋒”意指廈門十中人投身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爭當教書育人楷模、立德樹人先鋒。
廈門十中地處集美區文教中心區域,毗鄰園博苑,創辦于1975年9月。現有初中50個班、高中36個班、學生4281人、教師329人。學校領導班子包括學校黨委書記1名、副書記1名、黨委委員5名,其中4名為副校長;轄5個黨支部、7個行政科室及組宣、工會、團隊。建校之初,廈門十中黨員管理和黨務日常工作隸屬于集美中學黨支部;1979年1月獨立成立廈門十中黨支部,2003年5月升格為黨總支,2017年5月獲批升格為黨委。黨委下設文科一、文科二、理科一、理科二、行政后勤5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29名。
學校黨委在集美區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以培育黨建品牌“杏壇先鋒”為抓手,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提出并推行“168”黨建機制,逐漸形成黨建“1+1+N”工作模式,以品牌建設促進黨建,以黨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通過黨建品牌建設,堅持政治引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總體要求,創建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特色突出好、師生反映好的“六好”服務型黨組織,從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1+1+N”黨建工作模式
“1+1+N”黨建工作模式即“一品、一機制、N個著力點”:培育“杏壇先鋒”黨建品牌,建設“168”黨建工作機制,以黨建常規工作、學校中心工作、紀檢監督工作、師德師風建設等為工作的著力點,各項工作融為一體,多角度、多元化同步推進,落實好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
“168”黨建工作機制
“168”黨建工作機制即“一套六聯八強化”黨建工作機制。
“一套”即建立一套黨建工作管理體系。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建立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的組織“目標管理”和黨員個人“亮崗履職”的管理體系。每年提出組織和黨員努力的目標與履職要求,用目標引領作為,用管理激發動力,發揮學校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學校改革發展中的表率作用。
“六聯”即黨政聯議、隊伍聯培、工作聯推、家校聯動、績效聯評、責任聯擔“六聯”工作方法。重大工作事項包括6個環節:征求意見、議事決策、任務分解、公開承諾、組織實施、考評獎懲。
“八強化”即強化八個方面的作用: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學校領導班子的推動發展作用、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工會教代會的民主監督作用、婦委會組織的“半邊天”作用、職能部門的服務落實作用、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教職工的教書育人作用。
具體舉措
(一)確立“杏壇先鋒”黨建品牌內涵
經過長期的辦學積累,學校形成了“腳踏實地、艱苦創業、團結拼搏、敢為人先”的“十中精神”,“文心化行”的核心理念,“以心正行、以體健體、以美育美”的辦學特色,“以人為本、個性張揚、健康成長”的辦學思想,“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及打造“四園”學校(生活的花園、求知的學園、成長的樂園、精神的家園)的辦學目標。
黨委根據學校文化積淀,結合學校辦學歷史、成效和教育改革實際,確立了“杏壇先鋒”黨建品牌的內涵:始終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以再創省一級達標高中為抓手,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努力推動學校從優質學校邁向品牌學校。
(二)推動“一支部一品牌”建設
學校黨委指導各黨支部根據本支部具體特點分別確立品牌:文科一支部是“人文先鋒”,文科二支部是“筑夢先鋒”,理科一支部是“探究先鋒”,理科二支部是“育匠先鋒”,行政后勤支部是“金牌綠葉”。
(三)加強宣傳陣地建設
一是合理利用學校的環境,建設相對固定的宣傳陣地。
在圖書館邊上的大廳建設廉政文化園。包括前言、廉政起源篇、黨規黨紀篇、杏壇清風篇、校規校紀篇、佳作掠影篇、嘉庚廉韻篇、結束語8個欄目,旨在加強廉政宣傳,強化領導干部和黨員教師的拒腐防變能力,樹立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教師廉潔從教的良好形象,培育學生敬廉崇潔的價值觀,全面深入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每年組織黨員教師學生等開展廉政宣傳,對新提拔的干部進行廉政談話和教育。
在學校大門、主道和花園建設黨建主題宣傳板塊。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串聯,內容有黨的歷史、黨的政策等,全體師生行走于校園能隨時隨地學習黨的知識。
二是利用室外電子屏、板報、宣傳欄、廣播、樓道等及時宣傳黨的思想。
三是敦促黨員積極利用“學習強國”“黨建e家”等學習教育平臺。
(四)加強組織建設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學校黨委加強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大力強化黨和群眾的密切聯系,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黨委會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黨員發展、黨委共建、黨委增補、黨支部換屆、“雙培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2022年出臺了黨建工作要點等23份文件,全年完成166件具體工作事項。為進一步提高學校黨建工作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各黨支部堅持每月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各一次;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黨課,邀請周云崗教授等面向全體黨員上黨課;每年召開黨員大會10次以上,組織黨員線上線下學習超過25次。
三是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每月一次,黨員全參與,活動全記錄。2022年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2次,包括“爭當忠誠干凈擔當‘四有’干部”“在疫情防控和文明祭掃中當先鋒、作表率”“閩山閩水物華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等主題。
(五)以隊伍建設為著力點,推動黨員爭先創優,著力培育先鋒模范
一是開展黨員教師“亮崗履職”活動。明確每一名黨員教師的崗位,將履崗黨員的姓名、職責、職稱等通過公開欄、校園網等渠道公布,增強履崗黨員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每年結合民主生活會,以黨員述崗自評、群眾測評、黨組織綜合評定的形式,從全體履崗黨員教師中評選出“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等,對履職效果差的黨員教師進行約談,要求作出解釋檢查,責令整改,以此進一步營造“我為十中作貢獻”的良好爭先創優氛圍。
二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兩學一做”、黨史學習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弘揚嘉庚精神,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等主題教育。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偉大建黨精神及嘉庚精神等,以創新理論學習加強思想建設,以提升素養加強能力建設,以竭誠服務加強作風建設。
三是以黨員為主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在文明城市、疫情防控、美麗校園、社區公益、義務獻血等領域,黨員干部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帶頭參與。如義務獻血,學校黨員年均獻血約1萬毫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黨員干部在黨委組織下,積極配合街道、社區做好核酸檢測志愿服務,涌現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
品牌建設結碩果
學校黨委以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努力促進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收獲了累累碩果。經過多年的努力,“杏壇先鋒”黨建品牌逐步成熟,學校先后獲得區級及以上級別榮譽近50項,其中包括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學校、福建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學校、廈門市首批書香墨香校園建設示范校、福建省第二屆文明校園、福建省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等。黨員教師中涌現出許多優秀個人:劉亞琳、杭建國被評為省優秀教師,李鵬紅在福建省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初中生物組一等獎,陳萍獲廈門市第四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高中組特等獎,吳一霞、葉永典等多名黨員獲得市級表彰;還有89名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業務方面脫穎而出,在省、市、區各類競賽中斬獲佳績。
(廈門市第十中學黨委副書記陳耀輝)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