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協和學院 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 提升辦學治校水平
山東協和學院黨委在黨建工作中突出政治引領,確保學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確保學校沿著正確辦學方向健康發展。學校黨委被評為山東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做法在山東省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作發言交流,獲得省級及以上教育系統黨建思政成果獎32項,學校被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山東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不斷強化政治引領
增強責任意識
學校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政治引領的主要內容,即自覺履行對辦學治校重大問題的監督把關職責,加強黨建對學校政治、思想、文化、作風、業務等工作的引領,保證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黨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意見》,實施黨建引領、凝心鑄魂、關愛協和、榜樣星光、青藍行動、燈塔黨校六大系列工程,其中黨建引領工程就是把政治引領擺在首位,全面加強黨建對學校政治、思想、文化、作風、業務等工作的引領。通過指導修訂學校章程、二級學院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大會,黨委書記與各二級單位黨總支書記簽訂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構建黨建引領運行機制,開展校內督導巡察等措施,積極推動黨組織參與學校和該單位重大決策,對辦學治校執教和事關師生根本利益的重大問題積極發聲,行使話語權和參與決策權,履行把關定向職責。在年度黨建工作考評中,把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作用表現及成效作為重要指標,促使黨組織自覺增強政治引領意識,提高政治引領能力,帶領學校和該單位堅定政治方向、遵守政治紀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穩步構建政治引領
工作機制
根據民辦高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特點,學校逐步構建完善六項機制。
一是領導管理機制。學校黨委順應民辦高校領導體制特點,通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包括黨委書記在內的3名黨委成員進入董事會,黨委書記為副董事長;董事會的3名成員進入黨委班子,董事長為黨委委員。二是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機制。通過指導修訂學校章程和二級學院(部)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明確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決策的范圍、程序和權限,使政治引領在決策層面得到保障。三是理論武裝機制。落實黨組織會議“第一議題”制度,堅持黨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制度,每年度不少于12次。組織黨員每月集體學習一次,依托“協和大講堂”組織專題理論講座,通過常態化學習,奠定政治引領能力理論基礎。四是教育培訓機制。出臺《黨組織書記政治能力提升計劃》,實施“燈塔黨校”工程,每年組織4期黨支部書記或黨務干部培訓,通過專家講座、研討交流、參觀學習等方式,促進黨員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五是實踐歷練機制。學校黨委在向董事會提出干部使用意見時,針對干部政治歷練薄弱環節,安排崗位,提供相應的歷練機會。指導幫助黨支部書記在實踐中提升政治能力。六是督導檢查機制。學校黨委通過調研和巡察,每年兩次督導檢查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發揮情況,年終則結合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工作,了解年度黨組織政治引領為先的全面從嚴治黨情況,點評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兌現激勵措施。
嚴格履行政治引領
把關監督職責
學校黨委抓好黨組織參與決策和制度的落實。對涉及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等事項,由學校黨委會議研究決定,積極爭取董事會及校行政的支持。同時把好“四關”。一是把好辦學治校方向關。對涉及學校發展方向的五年規劃,由黨委主持起草,研究審定同意后提交董事會決定。對重大改革、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由黨委開展調研,廣泛征求師生意見,研究同意后提交董事會決定。二是把好干部選拔任用關。對調整干部等重大人事安排,黨委參與討論研究,對干部人選進行思想政治審查,同意后提交董事會決定。兩年來,學校共對162名競聘中層干部人選進行審查把關。三是把好教學科研工作政治關。通過抽查教案、深入課堂聽課、組織督導檢查教學、審查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及學術活動等方式,履行把關職責,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得到貫徹。四是把好廉政建設關。開展重點領域廉政問題專項整治,對依法依規依程序決策、科研經費、招投標等十個方面進行嚴格自查,逐項落實整改。嚴把獎助學金評定與發放、發展黨員、干部競聘等重要關口,強化監督、從嚴執紀,引領學校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吳四清 周保會)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