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以校園活動為載體 拓展高校育人路徑
校園活動既可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也可以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臺州科技職業學院作為浙江省雙創示范基地、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在人才培養上具有良好的校園環境優勢。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活動的價值與功能,堅持活動育人、文化育人理念,發揮校園活動這一載體的育人價值,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育人模式。在具體實踐中,學校關注學生課余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了一批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普適性、大眾化校園活動。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引導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寢室、走向操場,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學生良好行為模式。
建設校園文化品牌
充分發揮育人價值
校園文化品牌是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靈魂。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品牌建設,以品牌建設提升校園文化活動品質。學校秉持“勤奮耕耘、踏實肯干、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的“老黃牛”精神,在校內構建了“紅五月”“讀書月”“勞動文化節”“社團文化節”“創業文化節”“志愿行”等多個校園文化品牌,推動學生在校園活動中獲得真實的成長與感悟。以“紅五月”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為例,該項目的建設初衷在于弘揚五四精神,謳歌黨的光輝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傳承紅色精神。在“紅五月”文化品牌的影響下,學校每年舉辦團支部、學院合唱比賽,吸引約9000名學生參與,具有廣泛的參與度與影響力;顒拥拈_展既增強了基層團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充分展現了學校青年學生砥礪奮進的良好精神風貌。合唱作品《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入選團組織“學習思想跟黨走勇當先鋒建新功”2023五四網絡展播活動。
慶祝校園文化節日
構建良好育人氛圍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以校內現有的教育資源為基礎,通過慶祝校園文化節日的形式提升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積極性。在實際節日設置上,學校根據學生校園生活的不同場域與專業領域設立不同的校園文化節日,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圍。在具體校園文化節日建設上,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節日與高校“第二課堂”的融合。學生社團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開發潛能、展示自我的舞臺。學校借助社團文化節,為全校50個社團提供了展現社團風采、釋放學生活力的機會,助推臺科院校園文化建設。2022年,以學生社團為基礎編排的作品在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中共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另外,學校的校園文化節日不局限于學生活動領域,還關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當前,學校積極引導學生響應“雙創”號召,將“挑戰杯”、大學生科技創新等創業賽事融入創業文化節,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創業講座、走訪優秀創業孵化園、創業沙龍、創業計劃大賽等多元化的活動形式,有效覆蓋校內不同專業的學生,使其具備良好的創業思維、較強的創業實踐能力,為其今后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豐富校園活動載體
推動學生積極參與
開展校園活動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方面,臺州科技職業學院著力拓展校園文化活動領域、豐富校園活動載體,以數字化工作方式服務青年學生。利用PU口袋校園App,實現學校舉辦活動與學生參與活動的實時互通,為學生課余生活提供更多選擇。學校強化思想引領,依托“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青春繪”微信公眾號、校內廣播和各級團學組織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從理論傳授入手,圍繞“青年學”“青年說”“青榜樣”“青馬工程”,全方位多角度開展育人工作。把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到校園的每個角落,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支撐。近年來,學校師生在浙江省思政微課大賽中共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另一方面,學校不斷豐富實踐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綜合素養。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擔任“雙組長”的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以“二課堂、五融入、一服務”為主要內容的“251”勞動教育模式,打造具有臺科院特色的勞動教育品牌文化,切實發揮勞動教育在學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學生在首屆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勞動素養風采展示活動中獲三等獎3項。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積極探究校園活動作為隱性課程的育人價值,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主題多元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品牌,構建了系統化的校園文化節日,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后,臺州科技職業學院仍將堅持“厚德強技”的校訓,以校園活動為載體,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社會輸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質人才。
(盧奔宇 陳俊鋒)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