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醫教深度融合 院校協同育人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6-30  閱讀:次   |
42.9K

  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醫教協同培養模式已經成為當今醫衛類專業學生培養的重要途徑。在醫教協同、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開展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構建科學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努力培養政治素質過硬、醫德高尚的優秀醫療衛生人才,是學校和醫院育人的共同責任和目標。

  學校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不斷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

  學校作為醫藥類高等職業院校,實施醫學教育“1+1+1”“1.5+0.5+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第一階段在學校完成公共基礎教育,第二階段在臨床教學醫院完成專業課教育,第三階段在實習醫院完成專業實習,引導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培養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醫學技術技能基層人才。近年來,學校先后有護理、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技術、護理等多個專業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習成長,醫教協同育人成效明顯。本文系基金項目2022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醫教協同模式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項目編號:2022SJSZ1100)階段性成果。

  深化合作

  搭建育人新平臺

  學校在探索“醫教融合校院合作”辦學方面走在了全國同類院校前列。在江蘇省各市、縣采取合作形式建設附屬醫院、臨床學院、社區實踐教學基地等68家,在師資共享、教學實訓、基地建設、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等方面緊密合作,開啟了產教融合、醫校合作的深度結合模式,搭建了政校行企協同育人平臺,擴大了學校“醫教融合校院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輻射地域,有力提升了學校辦學質量。

  2021年學校黨委倡議發起成立醫校黨建聯盟,構建“大黨建、大聯盟、大發展”的黨建工作區域化新格局。通過組織聯建、醫教協同,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為地方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2022年聯盟成員由市域14家擴大至省內57家,成員類型從醫院擴大到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和醫藥企業,不斷創新教學相長、醫教協同、醫校共進的新思路、新機制和新方法。醫校結對共建,將學校和醫院的各類教育教學資源整合,實現理念與形式的創新,建設融資源共享、在線互動、網絡宣傳等為一體的思政教育平臺,提升了醫校思政育人工作水平和思政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基層醫學人才培養質量,達到雙方共贏的目的。

  融合資源

  創新育人新模式

  學校加強校地資源融合,充分挖掘教育資源,賦能學生思政教育,構建學校醫院場館合作育人新模式。地方教育資源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思政教育“第二課堂”的重要價值,依托地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地方教育資源,以專題化教學為主,將思政課上到新四軍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周恩來紀念館、趙亞夫事跡館等場館,開展實境課堂教育,提升思政課程的趣味性、參與性和互動性,讓學生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魅力,感悟革命先驅的精神力量,進一步用活用好地方教育資源。

  學校緊扣專業特色,融合醫學教育中“仁心仁術”“大醫精誠”等思政元素,將醫藥文化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凝練富含醫學特色和思政意蘊的教學和活動模塊。邀請全國“時代楷模”曲建武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川教授等專家學者作專題線上線下講座,聚焦榜樣引領,涵養學生厚重道德根基,引領學生踔厲奮發、勇擔使命。

  學校不斷創新育人實踐方式,組建志愿者團隊,聚焦健康中國戰略,將服務國家戰略和醫學專業特色相結合。在疫情防控期間,由青年教師帶隊,發揮醫學專業優勢,走進社區、走進農村、走進學校、走進醫院,積極開展愛心健康義診、心肺復蘇教學、義務導醫導診、防疫知識講座等活動。引導學生將學習與實踐、思考與實踐、實踐與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實踐中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報效祖國,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增強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

  協同管理

  組優育人新隊伍

  近年來,江蘇醫藥職業學院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與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工作更好融合,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在黨建聯盟共建基礎上,積極搭建思政交流工作渠道,協同校外醫院建立集體備課制度,開展專業骨干教師、輔導員駐點教研、學生管理工作。在隊伍建設、課程思政、思政課程與學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定期開展交流學習研討,將學校和醫院的各類思政教學資源共享,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校內外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形成校院互助、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共同體。

  學校出臺校外輔導員選聘、培養、管理與考核辦法,落實“一體雙元三有四同”校內外雙輔導員管理模式,加強校內外統一教育管理,按照“全校一盤棋、內外一張網、考培一把尺”統一要求,建立“每日有信息對接,每周有思政活動,每月有工作考核”和“身份認同、工作協同、考培相同、職責等同”工作機制,提升校內外輔導員教育管理與服務能力水平,切實發揮校內校外“1+1>2”的管理成效。目前,學校有在校生近9000人,配備有專職輔導員54人、兼職輔導員76人、校外輔導員61人,常態化開展線上日常監測和線下實地巡查,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強化服務學生意識,關心關愛學生,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做好突發事件的基礎防范和處置工作,有力保障校院(企)協同育人實效,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提升了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學校黨委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生命線,依托醫校黨建聯盟平臺打造思政育人共同體,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和醫學檢驗技術執考通過率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2022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護理技能賽項團體一等獎冠軍;在第十二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金獎1項、銅獎2項;在江蘇省第十七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均取得歷史性突破;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連續3年均在98%以上。(張芳 徐成)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