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加強數字化建設 助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以5G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高速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立足專業優勢,著力推進數字化建設,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始建于1919年,有著“千年文脈、百年學府”的美譽,是哈爾濱市直屬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特色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秉承“立德、篤學、精技、致用”的校訓,實施“政治建校、質量立校、改革興校、文化育校”的強校戰略,鞏固“師范教育為底色、冰雪體育為特色、現代服務業為主色”的辦學定位,不斷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積極推進學校高水平建設。
作為黑龍江省高水平高職學校、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先進院校,學校積極響應地方發展需要,以數字化建設為引擎,培育優秀技術技能人才。《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黑龍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以上,數字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緊緊圍繞黑龍江發展數字經濟的規劃目標,從教學、科研、實踐等各方面著手推動數字化建設,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提高龍江競爭力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
推動學科建設數字化發展
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廣泛應用數字化思維與技術,以數字化推動學科建設,推進各項工作高水平開展,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助推相關產業數字化升級。
學校設有現代服務學院、工程技術學院、財經學院、體育學院、師范與藝術學院5個二級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培訓與對外交流學院,共36個招生專業。依托各專業特色,學校積極探索數字化資源建設,打造融傳統教學模式和新興數字技術為一體的多元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對已有的豐富教育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并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優勢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以“數字+”賦能專業教學。
學校充分利用教學平臺數字化功能,建立師生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平臺數據收集教學各環節信息,對數據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進一步優化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數字化評價機制對教學過程進行質量監測,及時收集師生反饋,并根據反饋情況優化調整教學過程,提升數字化教學在教育中的實效性和實用性,推動教學評價體系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發展。
提升教師隊伍數字化教學水平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工程,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多舉措提升教師隊伍的數字化教學水平,為學校數字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依托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市級領軍人才梯隊等優秀師資力量,學校定期開展內部培訓及派出學習,組織開展數字化專題研討會,不斷提高教師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教學的能力,幫助教師充分掌握數字化教學工具的運用。
學校鼓勵教師運用各類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數字教學資源,針對學生及專業發展需求開展個性化教學,并提煉優質教學內容上傳至開放平臺,在交流共享中提升專業水平。目前,學校教師已將電子白板、移動終端、教學軟件、多媒體軟件及數字教學平臺應用于教學過程,切實提高了數字化建設實效。
構建數字化人才培育模式
學校著力構建職業教育與產業相結合的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校企協同共建產業學院,共同探索數字化技術在產業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
學校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三方共建騰訊云·黑龍江數字經濟產業學院,依托學校教育基礎資源,結合騰云數智(黑龍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技術賦能教育生態的行業和品牌優勢,以及黑龍江省科學院在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創新研究、數字技術應用推廣的優勢,緊密結合龍江振興發展實際,在數字賦能傳統產業改造、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培養數字技術人才等方面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在數字化建設的帶動下,過去的一年,學校在全國1487所高職院校中排名前進196位,進入前30%行列,招生和專升本數量均創歷史新高,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達97%以上。2023年,學校師生在黑龍江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黑龍江選拔賽中取得了4金2銀2銅的可喜成績。學校實現了招生、教育教學和就業工作的良性互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工程技術學院院長 石云峰)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