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成都理工大學 “三點三結合” 探索發展型資助育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3-08  閱讀:次   |
42.9K

  為了推進學生資助工作從傳統保障型資助向生態發展型資助拓展,堅持“三全育人”,促進教育公平,成都理工大學著力構建以數字引領的學生資助管理體系,堅持“三點三結合”,在受助學生的身心發展、道德品質培養、學業幫扶、就業創業等方面給予更多關懷和幫助。

  成都理工大學不斷創新“資助育人助人自助”形式,積極搭建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的資助育人實踐平臺,在“扶困”的基礎上,注重“扶智”和“扶志”,協同政府部門、社會、企業多重資源,以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結合、內驅外驅結合等形式開展豐富的資助育人實踐活動。

  校內校外結合

  聯動校外實踐,夯實資助育人“支撐點”

  成都理工大學積極發揮學生組織“助人自助”平臺的積極作用,探索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形成協同育人合力。十余年來,成都理工大學大力推動校內外育人體系融會貫通,整合各類育人資源,協同推進資助育人工作。

  成都理工大學是國家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學校,目前,校內有4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并與成都市在校內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學校還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院、四川省高校廉潔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館”等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育人平臺。同時,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安心學習,校內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崗位(簡稱研究生“三助”),讓學生在校內課堂之外通過更多實踐平臺參與助研、助教、助管和學校行政管理工作,實現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事務處理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成都理工大學積極拓展校外平臺,與“回歸”涼山州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校友合作,共建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梭梭拉達村資助育人實踐教育基地;持續開展“不忘初心·筑夢未來”支教活動,讓鄉村孩子獲得優質教育資源支持;學校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原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展“善行100”公益活動、“公益未來·青年發展項目”……通過學校精心組織安排,多方資源精準鏈接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既得到了充分鍛煉,又實現了服務社會的愿景。因成績突出,成都理工大學獲評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善行100十周年杰出貢獻高校”。

  線上線下結合

  提升實踐維度,抓牢資助育人“創新點”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科學技術引領、支撐高等教育的發展,成都理工大學認真貫徹執行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深入領會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把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作為重點任務,在應用場景和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發力,讓信息化賦能高等學校資助育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全力保障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線上指導,線下落實;善用網絡,重在調動;多維溝通,緩解焦慮”的基本原則,重構了學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模式,在資助育人實踐活動中踐行了一條跨校區合作、線上線下高效融合的實踐育人路徑。2022年,全校師生積極線上參與“善行100”公益活動,以及線下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圍繞“青春之歌”“紅色記憶”“筑夢踏實”三個主題,通過尋訪科學家故居、參觀革命舊址、開展紅色助農直播、進行地災知識科普和資助政策鄉村行等活動,實現實地走訪與新媒體實踐相結合。

  內驅外驅結合

  增強主動選擇,聚焦資助育人“發力點”

  學校始終堅持“以育人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勵志啟航計劃”,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深化學生個人認知探索,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堅持實事求是。

  成都理工大學學生資助體系正在從保障型進階為“生活保障、學業促進、能力發展、素質提升、創新引領”的發展型。目標在于契合每個學生特點,尊重學生個人天賦,讓學生“自己做主、自己選擇、自己負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個人發展目標,讓青春光彩綻放在大學的校園,讓每一名學生都擁有成才的未來。

  學校全力創造良好的學習、實踐和成長環境,激發學生主體活力。學生既可以在學期中利用空余時間參與“社區嘉年華”等公益活動,又可以在寒暑假進行集中實踐,還可以選擇參加長達一年的研究生支教團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通過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本田夢想基金項目”等,主動探索人生使命,從自我認知走向自我認同,最終獲得自我發展。

  學校定期組織“學榜樣·展新風”典型宣傳活動,以勵志成長典型宣傳激勵學生“立大志、勇攀登、競卓越”。邀請勵志成長典型學生作事跡分享報告,充分展現優秀受助學生的奮斗歷程與精神風貌,積極發揮育人作用,激勵青年學子聆聽榜樣故事、汲取榜樣力量,與先進同行,奮發進取,不懈努力,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學生中涌現出李明、梁朝勇、陳瑜等“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長典型。為了激發師生參與資助育人實踐活動的熱情,提升學生參與資助育人實踐活動的能力,學校還開展了“助學、筑夢、鑄人”活動,培養學生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學校以學生個體的“點”,帶動地區、學院的“線”,最終成就成理學子承擔社會責任的“面”,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貢獻智慧與力量。

  實踐育人是一項涉及社會多主體、校內多職能部門的工作,不僅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和資源整合,更需要各方主體形成工作合力,從而更好提升資助育人成效。未來,成都理工大學將繼續不斷創新資助形式,積極搭建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的資助育人平臺,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需求,不斷深化學生資助工作的育人屬性,培養造就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國情懷、強烈責任擔當,在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貢獻青春力量的時代新人。

  (蔡艷 郭文鉑 曾靈)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