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師范學院 以新媒體技術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創新
面對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技術,教育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積極應用新的信息技術手段,摸索出一套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教學方式。鞍山師范學院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訓,科學借助新媒體技術優勢,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創新,著力培養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國際視野寬的多元化、應用型本科人才。
理清思路
明確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方向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新媒體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既面臨全新的挑戰,也擁有很大的機遇。鞍山師范學院正確認識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堅持以新媒體技術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思路,著力推動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創新。
新媒體技術的使用,使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更具表現力。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信息以多種形式展現給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不再單一地依賴課本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新媒體技術擴大了大學英語教學信息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數據庫,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瀏覽視頻、音頻信息,擴展了師生的知識面,提升了教學效果。新媒體技術的多向互動性使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豐富生動,改變了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師生間的互動,增加了師生間、學生間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的學習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可以按需學習、實時練習,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教師也能及時地作出評價和反饋。
抓實教學
提升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效果
新媒體教學是高校教學的必然趨勢,是高校現代化教學創新的重要抓手。基于新媒體的大學英語教學創新能夠有效改變大學英語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創新并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有效提升大學生英語素養。
在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結合教材發展與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引入云班課、雨課堂、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形式新穎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課堂上結合小組講座、個人展示等形式,輔以思維導圖、口語復述等環節,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使大學英語教學事半功倍。充分利用大學英語隨行課堂、學習通、學生電子教材和PPT,全面呈現所需線上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有效使用網絡資源,關注“四級英語天天練”等多個大學英語教學微信公眾號,讓學生實現便捷優質的在線自學。打開“以賽促學、寓教于賽、以賽促教、賽教融合”的新局面,以“詞達人”平臺為競爭試題作答的渠道,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外教社·詞達人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詞匯能力大賽的校賽,創新英語詞匯學習和測試的手段,提高英語智慧化教學水平。
強化科研
夯實大學英語教學創新基礎
科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是推動教育創新的內在動力,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力量。學院堅持“始終在做一個項目”的科研理念,注重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促進成果轉化,使科學研究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基礎。
大學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應該能夠敏銳地把握大學英語教學需求的變化,深刻理解新媒體輔助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不斷提升自身科學研究理論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大膽進行科研和教學思路的創新。
為了鼓勵教師提高科研能力,學院不斷完善院級科研機制,建立院級科研項目管理體系,每年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支持、帶動教師開展科學研究。院級項目嚴格履行項目審核程序,組織專家依據評分標準進行立項和結項答辯,項目積分納入評職評聘考核體系。“基于抖音短視頻的中國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研究”等項目被推選為學校本科教學改革項目。
打造隊伍
激發大學英語教學創新力量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是人才,教師是推動教學創新的主要力量。在新媒體技術輔助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的新媒體素養極為重要。教師對新媒體技術使用的習慣及能力,以及對新媒體技術信息的篩選及態度,都對教學效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新媒體素養、全面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成為大學英語教學創新的著力點。
鞍山師范學院引進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設備,開設多媒體網絡教室,創立師生網絡交流平臺,為實現師生間的互動提供平臺。同時,鞍山師范學院為教師創造技術培訓機會,積極聯系省內外知名教授、學者舉辦系列講座、研討會和學術交流等,讓教師們更好地學習新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需要的實踐知識、具備融合新媒體技術教學的能力;請擅長使用新媒體技術教學的教師舉辦講座,共享知識,提高教師利用新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能力。
(費小玉)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