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融合 四級進階 五維協同 ——桂林理工大學打造土木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桂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是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土木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面對創新人才培養這一重大課題,桂林理工大學立足土木工程這一“老”學科,探索“新”人才培養,將科教、產教、賽教“三教融合”,依托院賽、校賽、區賽、國賽“四級進階”的創新競賽體系,形成了課堂教學、科學研究、企業實踐、產業學院、創新社團“五維協同”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三教融合”,打造創新人才培養的“穩壓器”
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既要有“石破天驚”的創新思維,又要有“堅如磐石”的創新基礎,還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在土木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中,桂林理工大學堅持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同頻共振,在創新第一課堂的基礎上,引入科學研究、產業實踐、學科競賽來拓展第二課堂,構建了科教、產教、賽教“三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在第一課堂創新中,設立了廣西首個“智能建造”新工科專業,增設了大量應用研究型課程,打造了“漓江講壇”學術品牌,引導學生“放眼看世界、開門學知識”。在第二課堂創新中,樹立了“早進團隊、早進實驗室、早做項目”的“三早”原則,形成了“人人有項目做,人人有導師帶”的良好科研之風,讓學生在科研中接觸新理論。將“工程專家講”與“工程現場學”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工程實踐中了解新技術。打造“學生人人有團隊,教師人人帶團隊”的良好競賽局面,讓學生在競賽中參與新實踐。
“四級進階”,打造創新人才培養的“加速器”
創新人才培養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課堂講授難以提供創新人才培養所需的場景,而工程現場實踐又常以觀摩為主,實操機會少。針對這一問題,在土木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中,桂林理工大學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打造了包含12個競賽項目的“土建砼(童)話”院級競賽體系,設立了院級“創新創業中心”和“社區學生發展中心”,組建了涵蓋“全體學生、全體教師、全體學科方向”的“三全”競賽團隊,形成了“學生人人參與競賽,教師人人指導競賽”的優良創新局面。激發科研團隊、學科組和創新社團的活力,形成了“一班一品牌、一團隊一特色”的優良創新氛圍。打通了院賽、校賽、區賽和國賽四級競賽環節,實現了“院賽、校賽普惠,區賽、國賽培優”的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個性化實踐育人。
“五維協同”,打造創新人才培養的“助推器”
由于科技創新的系統性與復雜性,高校要真正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就不能單純依靠課堂教學,而是要拓寬思路,集聚合力。在土木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中,桂林理工大學一方面夯實學校育人主體作用,另一方面將行業企業、科研團隊、產業學院和創新社團納入育人輔體,構建“五維協同”的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通過推動學院教師與企業合作,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和畢業設計,充實“雙能雙師型”教師隊伍。充分發揮科學研究和產業實踐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用,讓科研團隊和龍頭企業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新思維、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激活創新社團的活力,組織師生創新論壇、創新創業沙龍等創新活動,形成“傳、幫、帶”的創新人才培養傳統。依托廣西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面向綠色建材開發和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搭建“政府部門引領、學校主導、企業合作”的平臺,讓高校教師、科研團隊、行業企業、創新社團依托平臺“多元合心、通力合作、凝聚合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行業需求為牽引、面向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三教融合”“四級進階”“五維協同”這三大舉措,使得桂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學生獲得國家及自治區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500余項。此外,本科生讀研率也逐年提升,一半以上本科生畢業后赴“985”或“211”高校深造。由于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創新能力培養,桂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獲得了研究生導師的高度好評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錢凱 于曉輝 曾榕)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