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學院 “體育+旅游” 創新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體育旅游逐漸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旅游產品,蓬勃發展的市場急需大量的體育旅游專業人才。
創辦于1985年的桂林旅游學院(以下簡稱“桂旅”)辦學緊扣行業需求,涵蓋旅游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及休閑健康、智慧旅游等新業態主要領域,形成了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專業體系,構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將體育與旅游緊密結合起來,創新“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體育+旅游”應用型人才。
從方向入手,科學定位“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目標
桂旅秉承“敢為人先,追求夢想”的桂旅精神,積極對接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等重大發展戰略,肩負培養“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的職責使命,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扎實培養旅游產業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體育旅游專業人才。
召開《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專家論證會,從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實施理念等方面進行全面論證,科學凝練辦學特色,促進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開展“黨建業務雙融雙促”主題黨日活動,結合休閑體育與體育旅游兩個專業的專業定位、專業發展方向及如何服務廣西體育產業事業、專業學生就業情況、學生技能培養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積極謀劃依托校內外資源實現“體育+旅游”的專業交叉融合并向縱深發展,辦出專業特色。派員參加“體育旅游高峰論壇暨全國體育旅游管理學科建設研討會”,與來自全國4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體育旅游管理專業負責人、專家、學者深入探討“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分享體育旅游本科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教訓。
從教學入手,努力提升“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質量
桂旅依托自身學科優勢和社會實際需求,科學確立多元融合的“體育+旅游”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強化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努力開創“體育+旅游”創新交叉學科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實現體育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強化體育旅游專業建設。
不定期舉辦“明理課堂”,邀請多學科、多元化、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到校授課,融合體育和旅游、體育和醫學等交叉學科的學術特征,豐富體育健康的內涵,提高體育類專業學生的實操能力,助力他們獲得更豐富的社會資源。舉辦創新創業項目申報技能提升專題培訓會,加強體育旅游教研室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助力“體育+旅游”專業全方位發展。
從實踐入手,大力拓展“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渠道
桂旅主動融入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需要,扎實開展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實踐教學,從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向“理論與實踐并重”轉化,以知行合一的科學舉措鍛煉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為將來成為優秀的體育旅游職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扎實推進戶外運動學院的籌建工作,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等方式創新戶外運動學院建設思路,為體育旅游類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質量打造新抓手。開展體育類專業校企共建課程調研活動,深入區內多個運動項目基地、體育旅游公司開展走訪調研,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切實有效推進實習就業工作,促進教學成果轉化,推動體育旅游專業和休閑體育專業建設。與廣西馬術協會保持密切聯系,就馬術產業發展機遇、馬術方向人才培養及馬術實訓基地建設等問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助力廣西休閑體育旅游發展。開展專業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野外徒步活動,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實現“體育+旅游”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結合。
從文化入手,充分營造“體育+旅游”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氛圍
桂旅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體育+旅游”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形成了鮮明的“體育+旅游”交叉學科育人氛圍。
啟動首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節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桂戲”廣播體操。多措并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校園體育文化新風尚,讓師生在感受民族體育文化魅力的同時培育和踐行文化自信,強化“體育+旅游”的文化屬性與地方特色。始終堅持“五育并舉”,系統打造體育文化節這一校園文化活動優秀品牌,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康心理作為工作的重要出發點,既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又培育學生的文化素養,拓展學生投入體育旅游事業的視野與思路。
(向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