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育人模式的探索實踐
奏響就業協奏曲 演繹育人新華章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育人模式的探索實踐
始建于1956年的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堅持“辦學不脫軌、育人不離道”的核心辦學理念,專業覆蓋軌道交通運營全部門類。近年來,學院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實施“導向+目標+體系”“三位一體”的就業育人模式,向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交通強國建設中“響當當”的生力軍。
“大就業”為導向
譜寫“全員廣參與”主旋律
學院始終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由黨委書記和院長牽頭,班子成員、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負責人為成員組建就業育人領導小組,制定整體規劃和年度計劃,逐層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格局,樹立“大就業”鮮明導向。
各二級學院成立工作專班,明確書記、院長主體責任,融合貫通管理干部指導幫扶和專業教師就業教育,構建互相支撐、良性互動的“就業育人共同體”。
建設“家庭—學生—學校—用人單位”的家校社企共育生態,通過輔導員、班主任與家長協同育人機制,引導家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和擇業觀念,共同推動學生充分就業。與用人單位聯合實施跟班實習、學徒制、訂單培養、“2+1”聯合培養等方式,在企業生產實踐中助力學生實現“零過渡”就業。
“雙提升”為目標
合奏“全過程塑造”圓舞曲
前置就業育人工作,貫穿大學生涯全過程,開展針對性生涯規劃教育,實現育思想與育能力“雙提升”。
大一階段,通過問卷調查和“一對一”談話等方式,精準掌握學生就業意向,利用主題班會、團課、西鐵大講堂等平臺向學生推介全國各地鐵路部門和大型企業的選人用人標準,強化學生價值引領和技能學習,鼓勵學生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大二階段,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培養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和就業創業能力。三年來,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獲得國家獎項34項、省級獎項221項。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人人都是演說家”、禮儀情景化訓練等系列素質提升活動,鍛造學生就業綜合素質,做好就業準備。
大三階段,實施“匯、留、暖、送、推、幫”全過程工作模式,即:“匯”全招聘數據、面試經驗、企業信息,形成各類企業面試應聘數據庫和就業指導案例集供學生參考;“留”住未就業學生,專人跟進推介;“暖”學生心,打開學生就業思路,先就業再擇業;“送”好服務,送學生外出面試,送實習生頂崗實習,及時掌握學生就業動態;“推”薦優秀學生和建檔立卡學生,形成示范帶動;“幫”困紓難,組建“就業創業小組”“扶貧幫困小組”“素質提升小組”,著力解決學生就業實際問題,助力學生應聘成功。
完善“全覆蓋”體系
共創“全方位培養”華彩樂段
在學院實踐、服務、管理、資助、心理和文化等育人體系中,融合就業育人內容,打造“全覆蓋”的就業育人體系。
一是打造“三個平臺”,促進實踐育人見實效。打造校企合作平臺,實施訪企拓崗專項活動,與100多家企業站段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構建現代學徒制人才共育和頂崗實習與就業服務等機制。建立社會實踐平臺,實施“千站百段”“千村百區”工程,開展重走“巴山路”、再訪“寶成線”認識實習,實施預錄畢業生“2+1”聯合培養計劃等,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悟工匠精神、提升就業素養。通過校友溝通平臺,舉辦“大國工匠進校園”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校友優勢,邀請卓越校友、用人單位定期進校園開展就業經驗分享交流會,拓寬畢業生擇業視野。
二是落實重點群體幫扶措施,促進服務與資助育人見實效。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一人一檔一策”工作機制,制定《重點學生群體就業工作臺賬》,做到精準指導幫扶。今年,協調人社部門為396名就業困難的應屆畢業生申請近40萬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確保就業路上“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三是深化嚴格管理模式,傳承弘揚紅色鐵路人精神。秉承“嚴字當頭,鐵的紀律”這一鐵路優良傳統,在學生日常管理中,長年堅持嚴格管理,以鐵路員工的人文形象及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增強學生令行禁止的鐵路人精神,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和扎實的專業技術技能,實現在校學習生活作風與企業工作要求“零過渡”。
長期以來,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的畢業生80%以上對口就業于全國和地方的軌道交通國有大型企業,先后涌現出多名“全國勞動模范”“全路技術能手”等技術尖子、能工巧匠。目前,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高、專業對口率高、薪酬水平高、發展潛力高的“四高”特點,已成為學院辦學熠熠生輝的閃亮名片。
(施利民)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