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17 《古典的春水》:作家潘向黎的“人間詞話”
- 2022-03-17 “人文行讀”:作為思想試煉
- 2022-03-17 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與傳媒學院 構建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培養體系新范式
- 2022-03-17 成都石化工業學校 突破產教融合壁壘 構建人才培養矩陣
- 2022-03-17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探索課堂教學新形態 培養高素質人才
- 2022-03-17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 2022-03-17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土建類專業群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成功實踐
- 2022-03-17 壓實防疫責任、護航考試、做好后勤保障—— “硬核”抗疫 高校給力
- 2022-03-16 忻州師范學院: 精準施策為4167名教資考生保駕護航
- 2022-03-16 安徽醫科大學:政策“組合拳”促科技成果轉化
- 2022-03-16 韶關學院:“科技小院”助農興農
- 2022-03-16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吹響黨員抗疫“集結號”
- 2022-03-16 長春理工大學:確保全校師生飲食和生活供應
- 2022-03-16 上海:高校均采用封閉管理模式
- 2022-03-16 開拓進取 向陽而生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職業中專“+”文化成果采擷
- 2022-03-16 為青春賦能 助生命出彩 ——成都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高質量發展探索
- 2022-03-16 魯迅美術學院文化國際服裝學院 跨學科資源互通 探索可持續設計教學
- 2022-03-16 長春光華學院會計學專業 智能化技術下的“三多式”教學模式改革
- 2022-03-16 農村中小學美育工作如何落到實處
- 2022-03-16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 2022-03-16 勇擔使命執頭棒 躬耕新業創特色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首批國家級別跨境電商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三雙”模式實踐
- 2022-03-16 實施養德修為工程 涵養教師高尚師德 ——山東華宇工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實錄
- 2022-03-16 周家朗:通過手機軟件“說話”的自強之星
- 2022-03-16 扎根紅色土壤 培育“三農”人才 ——贛州農校全力服務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戰略
- 2022-03-16 “三教”改革帶來“出口暢入口旺”
- 2022-03-16 思考與對策:外部有力政策支撐,內部深化教學改革
- 2022-03-16 內外齊發力 提升職業本科育人質量
- 2022-03-16 河南對156所高校思政課進行“質檢”
- 2022-03-15 用好北京冬奧會遺產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22-03-15 南開大學科研人員發現壓力下元素的變化趨勢
- 2022-03-15 內蒙古舉辦全區教育系統全國兩會精神學習傳達會及思政課集體備課活動
- 2022-03-15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云思政”織牢疫情防控防護網
- 2022-03-15 山東服裝職業學院與岱銀集團共建“服裝業務訂單班”
- 2022-03-15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推進深度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體系改革
- 2022-03-15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臨床教學過程與質量信息化管理創新發展的探索實踐
- 2022-03-15 從學科交叉到交叉學科如何進檔升級 ——中國人民大學學科交叉融合與新文科建設協同創新的經驗
- 2022-03-15 聚焦高校交叉學科建設
- 2022-03-15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構建智能化監測體系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 2022-03-15 黨建引領 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黨建工作探索
- 2022-03-15 廣西大學幫扶百色口角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桑蠶“蝶”變 口角村變和諧村
- 2022-03-15 村校融合 城鄉共興 ——北京城市學院“引智幫扶”項目側記
- 2022-03-15 酒泉職院學生團隊服務北京冬殘奧會 雖然很辛苦,但我們特別自豪
- 2022-03-15 河北唐山推進冰雪運動進特教校園 “冰雪運動,讓我們自信又快樂”
- 2022-03-15 重慶公共運輸職院引企入教、讓學生“提前上崗”
- 2022-03-15 2022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召開
- 2022-03-14 堅持把教育這個大事辦好 ——政府工作報告教育內容修改解讀
- 2022-03-14 政府工作報告 ——二○二二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 2022-03-13 專家建言應全面評估考生研究能力
- 2022-03-13 增進了解、深入交流 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落地見效
- 2022-03-13 “考研熱”“考研難”短期難降溫